【蒙古记忆】东部四大海域的渤海与黄海相通的区别
东海四海
位于亚洲东部,面临太平洋;毗邻边缘的渤海、黄海、东海、南海相互连接,横跨温带、亚热带和热带海域的意思,自北向南呈弧形分布。它是北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。由于上述四大海域相距较近,属于近海海域,即四大海域,又称为毗邻海域。毗邻海域总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,其中,根据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规定,我国主张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。
520 东部四大海域
渤海
渤海是我国最北的海域。被山东半岛、辽东半岛和华北平原环绕。只有东部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连。它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海域的意思,平均深度约18米,面积约7. 70,000平方公里。
因为渤海地处北方,古称北海。渤海是内海,三面环海,位于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天津三省一市之间。具体位置为北纬37°07′~41°0′,东经117°35′~121°10′,面积较小。渤海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连。渤海海峡口宽59海里,有岛屿30多个,其中较大的有南长山岛、荡矶岛、秦岛、皇城岛,统称为庙岛或庙岛。有8条宽窄不一的水道,扼住渤海的咽喉,是京津地区的海上门户,地势险要。两亿多年前,渤海及其周边地区原本是一片连续的陆地。后来,由于地壳活动增强,这里慢慢下沉。茂密的原始森林首先变成了盆地,然后变成了湖泊。7000万至240万年前,沉降运动突然加剧,形成渤海。可见,渤海是孕育而生的海洋。
黄海
黄海位于我国与朝鲜半岛之间,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,平均深度约44米,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。流入的河流携带过多的泥沙,沿海水域呈黄色,故名。从6000万到7000万年前,黄海地区也是一片广阔的土地。它也经历了先变成盆地,再变成湖泊,再慢慢演变成海洋的过程。一段时间后,由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,黄海海底再次见到了太阳,变成了平原。那时,原始人类已经出现并发展到使用新石器时代工具的阶段。更广阔的空间。
折东海
东海位于黄海以南。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风景。北部与黄海相连,是一片相对开阔的边缘海,平均深度约370米,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。在它的东南部,巨大的黑潮暖流从太平洋涌入,卷起琉球群岛的西北侧,仿佛用一条蓝丝带将东海笼罩。这种颜色是黑潮水的独特象征。它的温度特别高,盐度特别高,但水质很差,生物极其稀少,所以呈现出蓝黑色的外观,获得了黑潮的称号。在东海的西北部,滚滚的长江涌入,将浑浊的泥沙水铺展到大海中。在东海,由于黑潮和长江沉积物的共同作用,呈绿色。数百座岛屿散落在海面上,蜿蜒的海岸,高耸的悬崖,都让东海显得格外妖娆。
南中国海
南海位于南部,南与大巽他群岛的加里曼丹岛接壤,东与菲律宾群岛接壤,西与印度支那半岛和马来半岛接壤。南海辽阔,平均深度约1212米,最深处5559米,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。南海,因地处南方而得名。近代由英文译为南海,但仍以南海为正式名称。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称它为南中国海。南海是我国最深、面积最大的海,是继珊瑚海、阿拉伯海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海。南海是太平洋与大洋之间的航运枢纽,并且在经济和国家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。我国南海位于中国南部。南海以北是我国的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五省,东南是菲律宾群岛,西南是越南和马来半岛,最南端是加里曼丹岛附近的曾母浅滩。从东海向西南望去,穿过汹涌的海峡后,便进入了清澈见底的南海。南海北与我国接壤,毗邻太平洋和大洋。它是我国最大、最深的海洋。南海是一个四通八达的海洋。南海不像渤海和黄海那样被陆地包围。比东海还宽。有许多海峡连接着周围的海洋。大海四通八达,交通十分便利。